红军长征时,有个四渡赤水的故事。前不久,借着新一代奔腾B50上市的机会,在秦岭对该车进行了实地感受。秦岭中有4条古道,我一鼓作气,驾车将它们一一拿下,从而创造了一个小小的记录:四跨秦岭。其中,前两次跨越,去程走的是子午道,回程走的是陈仓道。这种走法,恰恰是沿着年前刘邦的足迹,所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指的就是这两条路。
秦岭古道——子午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
秦岭与淮河,横卧在我国中部,构成了南、北方的分界线。其中,秦岭大部分位于陕西境内,山脉北侧,东起潼关,西到大散关,两关之间被称为关中地区,公里范围内,一马平川,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周、秦、汉、唐等我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均以关中地区为都。从都城往南,翻越秦岭,联系四川等地的交通要道,自然尤为重要。这些道路如今被称为秦岭古道,共计4条: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
如今,这些只能徒步、骑马的古道,早已失去了实用价值。不过,近百年来修建的公路与铁路,大多数都是沿着古道的走向——比如,国道基本沿着子午道,国道大体傍随着傥骆道,省道与国道中的一段,走的是昔日的褒斜道,最复杂的是陈仓道,它涵盖着省道、国道、省道,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村与村之间的小路。
秦岭古道情况一览古道名称现主要公路西安-汉中公里数子午道国道、国道约千米傥骆道国道约千米褒斜道国道、省道约千米陈仓道国道、省道、省道约千米制表:车讯网 自驾车的优势在于奔跑。我从西安出发,先是沿子午道到汉中,然后沿陈仓道来到宝鸡,又沿褒斜道回到汉中,最后顺着傥骆道返回西安。短短4天时间,4次跨越秦岭,亲身感受了两千年前古道的风韵,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新上市的奔腾B50做了一次较为苛刻的试驾。可谓一举两得(途中红线与蓝线的断头部分,为昔日古道的实际路线,走了一半发现不通,只好退回所致)。先为您介绍一下这次开的车。
这辆奔腾B50由于是年7月才上市的,故被称为全新奔腾B50。最近几年,我国汽车业有个特点,每当推出一款新车,生怕被忽视,都喜欢在车名之前,加个“新”字,如果是换代车型,往往还得加个“全”字。这么做虽然无伤大雅、无可厚非,但我以为纯属画蛇添足。汽车每年会有些小范围的改动,每隔几年会有个更新换代,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都加“新”,甭多,积累几年过后,究竟哪款才是最新的,恐怕不太容易搞清楚。我认为,不妨用年份表达,更为清晰、明确、精准。比如,款奔腾,款奔腾。
一汽轿车创造奔腾品牌后,已经繁衍出轿车与SUV2个序列,轿车目前有B30、B50、B70和B90,前两款都是紧凑型车,B30主打经济牌,指导价在7-9万元之间;B50档次略高些,最早主推1.8发动机,现在变成了1.4T,指导价在8-12万元之间。至于B70与B90都是中型车,俗称B级车,前者指导价10-15万元,后者指导价15-20万元。B90档次最高,虽然最强动力达2.0T,但20万元的指导价多少有些脱离民情。所以,还是B30与B50更接地气。
奔腾B50是年上市的,年有过一次改款,眼下的奔腾B50则是一款全新车型。新车型分为1.6与1.4T2种动力,1.6车型入门价8.18万元,自动挡再加1万元;1.4T车型只有自动挡,入门价10.38万元。我试驾的这款车,是10.78万元的自动运动豪华型。它与8.18万元的入门级相比,除了发动机多个涡轮增压,还有6速手自一体变速器、车身稳定控制、前排侧面气囊、倒车辅助、多功能方向盘、天窗、日间行车灯、仿皮座椅以及定速巡航、蓝牙电话等配置的增加,此外,装饰方面也有少许变化。也就是说,想要得到这些配置,就得多花2.6万元。
有人买车喜欢顶配。奔腾B50的顶配是11.78万元,比我试驾的这款车贵了1万元。增加了无钥匙进入和启动、胎压监测、驾驶席电动座椅及座椅加热、车灯自动开启、自动空调等配置。可见,自主品牌车的最大优势是售价与配置看上去更容易让人产生好感,而那些在国内制造的国外品牌,在配置方面显得斤斤计较,甚至给人一种吝啬感——尽管这样的感觉不见得正确,可以用研发成本高、采购成本高予以解释。
就拿家庭轿车中最常见的紧凑型车来说,外来品牌中的佼佼者,售价通常在15万元上下,与之配置大同小异的自主车,往往在10万元左右,超过30%的价格差距,可谓不小。如果仅从视觉效果看,其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精致度。前者的手感明显高了不止一个台阶,后者虽然在这几年进步很大,但仔细观察,仍能找出一些不够仔细的地方。就拿这辆奔腾B50来说,它的内饰总的来说还不错,起码很多地方都是软性材料,没有昔日硬塑料所带来的廉价感,但仿皮座椅的柔软度、挡把附近的电源插座,却处理得比较随意。对于这种情况,我的观点是,市场上多价位的选项,是件天大的好事,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人们——如果您经济比较富裕,就买辆15万元的车,如果想节约些,就买辆10万元的车,如果收入比较低,还有6万元的车——虽然都属于紧凑型三厢轿车,但可选范围很大。很好。
在目前的紧凑型车中,奔腾B50档次居中。不过,刚才的议论仅指视觉效果,而汽车不能只靠脸蛋混饭吃,它的品质、它的动力、它的操控,恐怕更为重要。此次秦岭之行,单看公里数的话,只有不足公里,但涉及到高速公路、盘山公路,此外还会有很多崎岖且坎坷的小路。后者将会对车构成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它的表现究竟如何?只能靠实践说话。
子午道——刘邦前往汉中走的路。
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脍炙人口。当年,刘邦被迫接受项羽的分封,离开关中地区,翻越秦岭,前往汉中。为了麻痹对手,他在半路上下令将栈道烧毁,以表示自己绝无返回的野心。刘邦从关中到汉中走的路,就是子午道。所谓子午,意思是正南正北。北京城的中轴线亦称京城子午线,当年的建造者,特意在正阳门外设立石马,在地安门下埋有石鼠,靠马与鼠,表示子午。如今,西安市区往南,新设立了子午大道。第一天早上,我驾车离开市区,沿着这条路,往南去。
这段路果然笔直。南行16公里,来到秦岭脚下——眼前的山,是秦岭里的终南山。
过了子午镇不远,出现一条山沟,它就是子午峪,沟口是子午口。
进入子午峪后,头2公里仍有水泥路。到金仙观——山中的一座小庙,水泥路戛然而止。
从地图看,昔日的子午道从金仙观继续往上,7.5公里之外是土地梁,高度从多米,升到米,这才算翻过第一道山。
于是,驾车沿着土路往上。
有一段十分狭窄,路旁有深沟,沟内有溪流。按理说,这样的地形,昔日应该筑有栈道,左寻右找,没能看到。
又走了一段,出现石阶,无奈退回。不过,这个遗憾早在预料之中,沿子午道修筑的国道,刚进山这一段,并没有走子午峪,而是隔壁另一条山谷,两者到喂子坪才会合。快要退回到金仙观时,遇到徒步往上走的几个人,看到我开轿车,大为惊讶。很多人只要看到砂石路、爬山路,就认为必须SUV,而且必须四驱。事实上,并非全部如此。很多时候SUV能走的路,轿车也照走不误。轿车唯一的不足是底盘离地间隙比较低,但是,眼下很多SUV都是“城市型”,它们的底盘离地,与轿车没多大差异。至于四驱,主要用于非常规地形,这种山间小路虽然坎坷,但毕竟还是路。轿车没问题。
退出谷外,往西7公里,来到国道上。刚入山这一段,路旁餐馆极多,因为这里有座净业寺,游人较多。净业寺创建于隋朝,属于律宗祖庭。我国汉地佛教有8个流派,俗称八宗,比较常见的是禅宗。
国道是从包头到南宁的一条公路。过西安后随即翻越秦岭,西安到石泉这一段,基本上是沿着子午道修筑的。
顺着盘山公路走,一路上只要有些平地,就全部被餐馆与农家乐占据。路上还看到了数个自然风景区,无外乎是沟、潭、瀑之类的。
走着走着,山谷忽然变窄许多,犹如一个天然的大门。
看附近的村名,得知这里是子午关,如今叫关石。或许这里以前还真的有座关城,犹如北京居庸关。
走了大约30公里,山谷走完,来到山顶。不知此处海拔几何,仅据仪表盘显示,刚才山下气温为37度,而此时是24度,下降了13度。根据海拔上升米,气温下降6度计算,应该是爬升了至少米。
翻过垭口,进入另一条峡谷,一路下坡。
这条峡谷中有一段,比刚才子午关那段更为狭窄。
路上经过比较大的镇子叫江口。此时地势已经比较开阔。
过沙坪乡数公里,公路与河流分手,再次翻山。这一段路上升较急,险弯众多。
与急弯不断,山势陡峭的上坡路相比,翻过垭口后的下山路,显得比较平缓。只转了几转,就来到地势平坦处。此时出现一个小路口。此处是新、旧子午道的分岔口。老的子午道在此左转离开国道,途经月河坪、腰岭关,前往池河;新的子午道一直沿着国道走,经过宁陕县与石泉县。此前查阅资料得知,刘邦走的是老路。
驾车离开国道,左转上了这条小路。不久,进入一条峡谷,入口处非常窄。
从地形可以看出,没有开凿现代公路之前,此处一定更为狭窄,昔日的子午道,只能靠在山壁上建栈道通行。事实上,刘邦火烧栈道,正是在这一带。几个月后他带兵卷土重来,先是派出一支小部队,修复被毁的栈道,以迷惑对手。主力部队则走陈仓道迂回,出其不意地进入了关中地区。将对手打了个猝不及防。
我在山壁上寻找了好一阵,试图找到栈道的痕迹,可惜没找到。
不管怎么说,能够亲眼看看这一带的地形,回味一下两千年的一段历史故事,已经很满足了。
再往前,施工的牌子挡住了我的去路。原来,这条路正要全程铺设水泥。无奈,只好退回国道。
这一带的山属于平河梁,子午老道翻越此山处,据说还有一些古建筑。
回到国道,仍是沿着山沟行进。
自从翻过第一道山梁后,农家乐不见了,众多游人的车辆也没了。公路变得非常安静,经常是1个小时也见不到几辆车。
路面非常平坦,弯道虽然多,但急弯不多,很好走。
沿途的一些村庄,保存着很有历史感的建筑。
抵达宁陕县城之前,公路又一次翻山——米的平河梁。
翻过平河梁,不久进入宁陕县城。县城位于山谷里,地势并不开阔。
宁陕县城之后,公路改成往西去,直到两河镇。这里的四周虽然还是山,但已经不是峡谷了,山也不算太高。
公路沿着河走了不一会儿,便再度转向南,朝着石泉县方向去了。
石泉县的地势比宁陕县要开阔的多,县城紧靠着汉水。据说鬼谷子修行就在石泉,可惜此行没时间去看看鬼谷子的故里。
县城中心部位,保存着一些老的建筑。
县城东侧10多公里的地方,是池河镇。如果刚才没有因为修路,我就能沿着子午老路一直走到这里。此处再往东不远,是汉阴。据说,当年刘邦走到这儿,没有往东走,而是转成往西去,去了今天的汉中——当时的汉中指的是今天的安康,也就是说,安康才是刘邦应该去的地方,但他没去,而是往西走了。
石泉的西北方向,汉水畔,有个子午镇。它与西安附近的子午镇遥相呼应,构成子午道的一南一北。
至此,子午道顺利走完。我将沿着汉水,往西去,前往汉中。
汉中——刘邦养精蓄锐的地方。
刘邦在汉中其实只呆了半年,然后就带军进攻关中去了。按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思维,尽管时间短,作为对胜利者的崇拜,汉中还是为刘邦留下了足够的纪念。
在市中心,有个古汉台。相传是刘邦的居所。如今是汉中博物馆,免费开放。
院内最高建筑是望江楼——遥望汉水之意。据说它曾是汉中最高的建筑,但眼前所见由后人修筑。
古汉台南侧不足1公里的地方,是拜将坛。刘邦来到汉中时,身边的一些将军认为前途无望,纷纷离去。颇具才能但并不为刘邦重用的韩信,也在此时不辞而别。宰相萧何得知,快马追赶,将韩信追了回来。并向刘邦力陈韩信的价值。刘邦终于被说动,封韩信为大将军。为表诚意,筑土为台,像皇帝祭天那样,举行了隆重的拜将仪式。
我国一共有3个拜将台,另两个在武汉与赣州。但论资排辈的话,汉中这个无疑是最为古老的。出身卑微的韩信,被同样是出身卑微的刘邦,拜为大将。刘邦此举是非常明智且划算的,因为,韩信为汉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的功绩,虽然源于萧何的慧眼识英雄,但悲剧的是,韩信最终被吕后处死,执行者居然也是萧何。因而留“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典故。拜将台前有块石头,说明牌上写的是韩信死后,刘邦为追念他而立,但碍于吕后权威,碑上无字。事实上,古今中外,类似的故事实在太多了,但凡独裁者,掌权后杀戮功臣的例子,数不胜数。从刘邦到朱元璋,从斯大林到金日成。
不过,刘邦创建的汉朝,确实是伟大的王朝。他为这片土地上的民族与文化,定下了亘古不变的姓:汉。华夏族从此更名汉族,汉人、汉语、汉字——汉中是“汉基”,千真万确。
暗度陈仓——刘邦率军大迂回。
刘邦拜韩信为大将之后,利用张良等人的计谋,率军从汉中往西北,再折向东北,兜了一大圈儿,来到陈仓(今宝鸡),然后向西安方向攻击前进。以今天的公路来看,从汉中到西安,如果走“子午道”,约为公里,如果走“褒斜道”或“傥骆道”,大约都是公里,如果走“陈仓道”,大概是公里。可见,刘邦这个迂回,多绕了许多路。但在当时,他也只能如此。
按照刘邦的行军路线,驾车离开汉中,沿国道往西,30公里后达到勉县。县城南侧是定军山。这里是三国时候的古战场,也是安葬诸葛亮的地方。年,我国第一部电影诞生在北京丰泰照相馆,电影主角是谭鑫培,片名正是《定军山》。
山脚下,是诸葛亮的墓地。诸葛亮是智慧的代名词,不过,他在中国历史长盛不衰,恐怕更是因为他的效忠。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喜欢这样的人。拼命宣传在所难免。
纪念诸葛亮的祠堂叫武侯祠,成都武侯祠名气最大,但勉县的这座,据说历史最悠久。
武侯祠附近盖起了仿古一条街,其实是条商业街。十多年前我曾走过这里,当时的勉县寂静无声,武侯祠也显得平平淡淡,甚至有些衰败之感。全无今天的繁华景象。
北京与成都之间还没有高速公路的时候,每次走川藏线,都得首先沿着国道从北京前往成都,因而这条路我走过数次。今天,走过勉县之后,我第一次没有直行,而是右转上了省道,当年,刘邦就是从这儿前往略阳的。
汉中所处的地方,是山间的一个巨大的平地,东西至少有80公里。西端到勉县这一带,地势逐渐便窄。刚刚踏上省道,立即进入山谷。从这儿开始,一直到凤县,就全在比较窄的山谷间行进了。
往西走了大约50多公里,是略阳县。中途经过一个叫硖口驿的地方,停车询问是否有驿站遗迹,但没有得到我想要的结果。
虽然山多,但路况还算不错。关键是车少,给人一种舒畅感。出发前听一个旅游节目,主持人对某个国家赞不绝口,我刚好去过,真心觉得景色一般,但人特别少,所以感受还不错。其实很多地方都是如此。西藏如果人口密度跟北京一样,估计也就不那么诱人了。毕竟,咱们所处的环境实在太拥挤了,到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初看觉得是繁华,日子久了,就会发现并非如此。这种遗憾恐怕还得持久地保持下去,因为人口只会越来越多。
沿着省道,经过略阳,出县城继续往西,此时路旁出现了嘉陵江。大约走了5公里,省道过江继续往西,而我沿着一条不知名的江边小路往北,地图显示,往北大约40公里,是白水江镇。
这条路走到一半时,宝成铁路汇了进来,由此,江、铁路、公路,三线并行。宝成铁路开通于年,是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因为这条铁路线爬坡度太大,内燃机车很吃力,电力机车相对好一些。正因为这条铁路线所处地形复杂,有些路段至今仍是单线。
抵达白水江镇,地图上已经找不到继续往北的路,询问当地人,得知此处往北并无直接前往的汽车路,除非绕行。因为再往前,就不是陕西省,而是甘肃省了。
幸运的是,附近有条新建的高速公路,编号,是湖北十堰到甘肃天水的高速路,简称十天高速。
就这样,我来到了高速公路上。长时间在比较窄的盘山路上缓慢爬行,忽然间如此开阔,心情立即飞扬,一脚油门到底,车速飙升。才过了几秒种,听到短暂的提示音,低头一看,仪表盘上显示一行字:车速已经超过公里,请注意安全。这条高速限速才80公里,赶紧减速。
在高速上才走了20公里,就已经进入甘肃省,并来到徽县出口。徽县属于陇南地区。一般人到甘肃游玩,主要是兰州、嘉峪关、敦煌、夏河等地,来陇南的游客不多。不过,当年杜甫辞官西行,跑到天水住了些日子,然后应邀来到陇南,不料衣食无着,饥寒交迫,只好继续南下,去了成都,这才有了成都西郊那间草棚子。可有人说,第一个杜甫草堂,应该在陇南。
接近徽县县城时,看到前往两当的路口,于是左转。
徽县到两当县的距离是40公里,始终沿着国道行驶。前半程的地势很平坦。
途中比较大的镇子,是一个叫永宁的地方。
永宁镇之后,公路开始爬山。这座山很大,西边上、东边下,大概有25公里。尤其是翻过垭口之后的下山,非常漫长,且弯道众多。
快要下完山时,脚下出现一个城市,这里是甘肃省两当县。这县城位于两山之间,平地东西很短,南北略长。中间还有条河。虽然只是个县城,但夜景很美。
天亮后,出门去逛,这才看清楚县城。河流西岸是县城主要区域,东岸显然是新开发的。整个县城给人一种整洁感,街道很宽。秩序井然。
中国县城的布局其实都一样。想了解它,直接前往县城中心便是。两当县城中心有座仿古街,叫老南街,大概是为了跟旁边新建且能走汽车的新南街相对称。
这条仿古街并不长,米左右。房屋显然都是落成不久,很新。不知为何,多数店铺没有营业。
街道中心部位有个与那些铺面房截然不同的院落。很像是四合院格局。门前有个文物保护的牌子,写着“两当兵变遗址”。
年,共产党打入杨虎城的部队,趁着部队换防,行军到此地时,发动了兵变。大约人起义。不幸的是,起义部队随后遇到了土匪,部队被打散,兵变失败。
离开两当县城,沿国道继续往东,刚一出县城立即爬山。与昨晚进入县城之前翻过的那座山一样,山体同样非常高大。待翻到山的东麓,看到1个旅游景区,叫灵官峡,此地与张果老有关。据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是两当人,而这座山就是他成仙的地方。
过了一个叫杨店的地方之后,离开甘肃省,重新回到陕西省。
进入陕西之后,第一个县城是凤县,抵达凤县之前,公路穿过一个幽深的峡谷,不知为何,这里也叫灵官峡。但看上去比两当那个旅游景区壮观。两侧山壁几乎是垂直的。我忽然想起,很多年以前,语文课上有篇课文,叫《夜走灵官峡》,内容是记录修建宝成铁路的事儿,显然说的是就是这一带。因为,回到陕西省后,宝成铁路也随之回到了公路附近。
这段峡谷并不算很长,大约不足10公里。
离开峡谷,地势变宽,此时距离凤县县城还有大约5公里,路旁出现一个羌族文化园。羌族是我国一个特别古老的民族,分支众多。据说羌族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大禹就是羌族人,准确地说,是四川省北川县人。也就是8年地震受损特别厉害的那个地方。
进入凤县,随即穿城而过。国道往右转,前往汉中去了,我则左转,上了省道,这条路直达宝鸡。我对凤县并不陌生,2年驾车从北京去西藏,离开宝鸡那天,车子总出问题,只好走几步、修一会儿,全天绝大多数时间都用来修车,到了晚上9点,才抵达凤县,只好住了一夜。眼下这辆奔腾B50,虽然也是国产车,但从这几天的表现来看,确实不错,前天在子午老道颠簸不停,昨天在嘉陵江畔烂路上蹦蹦跳跳,但车子一点事儿也没有。这才14年,进步太大了。早期的驾驶者多少都会些修车技术,现在的车越来越好,多数驾驶者也就没有这样的学习机会了——除非故意买辆故障率比较高的车。
14年前的省道路况就很好,眼下依旧。路旁仍是嘉陵江与宝成铁路。
接近宝鸡时,需要翻越一座较大的山。南坡上山倒是没多高,一会儿就到了,山顶处有个嘉陵江源头风景区。
北坡的下山则十分漫长,且急弯众多。接近弯道时如果看见大车正在转弯,应该在保持合适距离的前提下,停车让行,以便给大车留出足够用的转弯空间。毕竟,汽车不是软软的蛇,头能过去,不代表身子也能过去。没有足够长的空间,是根本过不去的。遗憾的是,如此浅显的道理,有些人、尤其是一些小车驾驶者,居然不懂。他们能抢就抢、得钻便钻。仿佛家中有十万火急的要事。于是,大车转弯之空间被堵住,路由此拥堵,此时,后面的一些小车,又不管不顾地走逆行冲过来,加剧了拥堵。就这样,短短十余公里的路,走了2个小时,最终来了数位警察,才算疏导开。
终于通过拥堵路段,不久,途经大散关。大散关所处位置较低,如果从宝鸡方向南行,刚进山不远,在这个天然山门前,便是关中四大关之一的大散关(另3个是东之潼关、南之武关、北之萧关)。
当年,刘邦的军队就是从这里杀进关中。当年的关城已经不在,如今的建筑是新建的。
进入大散关,15公里左右是宝鸡市区。快要进入市区时,路名改为清姜路,看到姜字,不由地想到了炎帝。炎帝据说是年前,此地一条河(叫姜水)畔的部落,故而姓姜。他的部落后来与黄帝的部落合并,繁衍为华夏族,汉朝开始改名为汉族——汉族人从此自称炎黄子孙。不过,不管是黄帝还是炎帝,他们只是部落的首领,与后来的皇帝,有着不小的差距。
炎帝陵建在一个山丘上,上山途中,两旁居然是汉代以前的历代帝王或名人。甚至包括秦始皇。让如此要人为炎帝站班守墓,不知道秦始皇地下有知的话,会做何感想。
中国好几个地方都有炎帝陵。比如湖南、山西、河南。按照此地展室的说法,他们是炎帝的后代。
宝鸡认为,只有此地才是真正的炎帝故里。为此,在市中心,还建了一座纪念性建筑。
还有人认为,炎帝与神农氏是同一人。我国远古时代的知名人士是三皇五帝,其中,三皇指的是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的是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无论如何,宝鸡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之一,这一点总不会错。
比如,中国最早的文字之一——石鼓文,其石鼓就是在宝鸡发现的。原物保存在北京故宫。
再比如,宝鸡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数量过万。
宝鸡的东侧有个陈仓区。刘邦从汉中出发,途经勉县、略阳、徽县、两当、凤县,最终来到了宝鸡。实现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构想。而我走到这里,四条秦岭古道中的两条,也就算走完了。加满油,我将继续出发,走剩余的褒斜道和傥骆道。
对奔腾B50安全、空间与配置的感受。
全新的奔腾B50有8款,其中5款配备了车身稳定控制,具备该配置车型的最低指导价是9.58万元。还算说得过去。目前,这项配置是比较有效的主动安全配置,有些国家已经将其列为必备品。同样比较有效的主动安全配置,比如方向盘、座椅、灯光、后视镜等,奔腾B50的表现有好有坏。
其中,它的座椅高低可调,但方向盘只能上下可调,无法前后可调——如此要求一辆起步价8万元的车,似乎有些不讲理,因为,即使一些售价高达18万元的中型车,仍有不具备这个功能。实际上,为了让不同身材的人都能获得理想且安全的坐姿,方向盘前后可调,其实与座椅高低可调一样,都是有必要的。
8款奔腾B50当中,有7款具备日间行车灯,这是个很好的优点。但车灯自动开启,只有顶配车型才有。车灯自动开启并无多少技术含量,但不知为何现在并不普及。对于有良好驾驶习惯的人来说,这个配置可有可无,但对于一些把车灯单纯理解为照明、忽略其警示作用的人来说,这个配置对安全的保障极为重要。毕竟,有些人在进入地下车库、过隧道,以及天色昏暗时,总是想不起开灯,对其它车辆,多少构成了一些威胁。此外,8款车型中,有5款具备倒车雷达与视频,对于倒车辅助,我觉得唯有双管齐下才是最理想的,单有雷达或视频,都不如两者皆备。奔腾B50的倒车辅助利弊各一:优点是画面具备指示线,按照标线倒车,即使是新手也比较容易。缺点是反应迟钝。每次挂上倒档,至少3秒以后才会出现画面。以至于有好几次,我都快要完成倒车了,画面才送上。
奔腾B50的后视镜虽然是电动调节,但加热装置仅在顶配车型中才有(尊贵型),按照配置表看,其余7款车均无。我开的车辆是次顶配(运动豪华型),但不知何故,也装有这个配置。离京那天,正值下雨,后视镜一片模糊,但打开加热开关,几分钟后,视野变得清晰起来——多年来我一直强调后视镜加热对于安全的重要性,无奈截止到现在,即使某些30万元的车,仍然没有配备。
空间方面,奔腾B50的轴距是毫米,按照老观点,轴距2.7米是紧凑型车与中型车的分水岭,但这几年轴距普遍拉长,尽管如此,毫米在紧凑型车里,也算是大号的。如此一来,奔腾B50的空间还算不错。后排中间位置的地板上有凸起,但高度很矮,基本上没有对第5人的乘坐构成妨碍。
从配置表看,行李仓容积为升,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数字,比如,威朗是升,朗逸是升,速腾是升,标致是升。还好,厂家为它设计了座椅折叠功能,预备万一装载比较长的物体,也能完成任务。这一点比北京现代做得好,后者无论是悦动还是领动,后排座都处理成固定模式,无法折叠。询问厂家为何将一款家庭轿车的功能价值设计得如此之低。回答是多数人不重视这一点。问题在於,多数人尚处在对汽车真谛并不清楚的阶段,厂家有义务把产品做的更加适用,而不是趁着大家还不是很清楚时,就借机缩水。话虽如此,奔腾B50也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它的后排座只能整体折叠,无法分段折叠,且折叠时需两手同时扳动两端的按键,操作不便。
总体而论,奔腾B50的配置与乘坐空间还说得过去,如果后排座再加个阅读灯,就更好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