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年5月19日北京工体(鸟巢)
个人演唱会还有
天
知识就是力量,欢迎回到。本节目音频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看节目,今天不送手机,因为小米送完了,华为正在路上还没到货,明天再说。
昨天说到,清末民初时期,在坚船利炮和不平等条约的支持下,西方帝国主义与殖民主义的资本大肆涌入东北地区,严重阻碍了我国本土官办企业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后来随着一战的进行与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帝国主义暂时无暇东顾,东北本土工商业终于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不过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一件事物的发展,既要考虑到外因,也要考虑到内因,而外因只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才是根本原因,所以说,东北工商业的发展,是与东北人民的自我奋斗密不可分的。而在此期间,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本是辽宁海城人,也有一个非常东北化的小名——老疙瘩,年,老疙瘩正式接管奉天,从此在军阀割据的时代,这个老疙瘩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号——张大帅,他就是张作霖。
张作霖
在张作霖接管东北之时,虽然西方世界有点无暇他顾,但它们毕竟实力雄厚,所以依然控制着东北的方方面面,特别是日本,更是妄图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各方面,对东北实现全面控制。现在我们已经无法得知张作霖本人的真实想法,但无论是出于实现个人独裁的欲望,还是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驱使,接管东北的张作霖都决定,在东北对抗日俄。而对抗日俄的第一点,便是打破它们对东北交通的垄断。
昨天我们说到,沙俄在东北修建了中东铁路与中东铁路支线,这个中东铁路在东北境内,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而中东铁路支线则北起哈尔滨、南至大连。而在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从沙俄手中攫取了南满利益,于是长春至大连的这一段铁路,便被称为南满铁路。这两条铁路干线,在东北大地一纵一横,成为了日俄控制东北最有力的工具。为了打破这一垄断,在张作霖的领导下,东北当局顶住了日本的多次干涉与阻挠,最终在年11月,成功建成了大通铁路,这条铁路南起辽宁锦州大虎山,北至通辽,终于在日俄的铁路网中,撕开了一个缺口。在此之后,东北当局又修建了昂齐、齐克和洮索三条铁路,昂齐铁路连接的是黑龙江昂昂溪与齐齐哈尔,齐克铁路连接的是黑龙江克山与齐齐哈尔,当然了昂昂溪现在已经成为了齐齐哈尔的昂昂溪区,克山县现在也隶属于齐齐哈尔市。而洮索铁路则连接了吉林白城与内蒙古索伦。总之,这三条铁路的建成,实现了张作霖的“西干线计划”。整体来看,从年-年,东北当局自建铁路.7公里,占全国铁路总长度的10%以上,同时在全国15%的本国资本修筑的铁路中,绝大部分也都是东北自建铁路。
中东铁路
大虎山与通辽
除了要打破日俄对铁路的垄断外,张作霖当局也决定打破海运的垄断,这里就没有俄国人什么事儿了,毕竟北满没有出海口,所以控制东北海运的只有日本,而日本实现控制的工具便是大连港。于是为了打破这一垄断,东北当局决定另辟新港,最终经过多方勘探与考证后,选择了早在年就开工兴建的葫芦岛港。年1月,东北当局与一家荷兰公司签署了筑港合同,承包价万美元,计划5年建成,建成后港口年度吞吐量可达万吨。遗憾的是,第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葫芦岛港的建设也被迫停止。
大连港
另外,除了打破日俄在交通上的垄断之外,年,东北当局还成立了东北无线电监督处,创建了自己的无线电通信网。总之在张氏集团与东北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东北的本土工业,打破一直以来日俄等帝国主义的垄断,并进一步推动了东北工业的发展。
不过,张作霖与当时的东北当局的贡献还不止于此。在袁世凯倒台之后,我国陷入了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频繁的战乱给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破坏。但唯独东北地区是个例外,原因正在于,张作霖于年前后,不断加强和渗透奉系军阀的影响,最终控制了东北地区,并保持了东北地区的相对和平与稳定。同时,奉系军阀还励精图治,在经济上进行大胆改革,采取种种措施,为工商业发展创造了一个较好的软环境。具体来看,主要是三大措施。
首先是整顿财经秩序、稳定货币。年张作霖接收奉天省时,财政极为困难,于是他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最终到年3月时,奉天省的财政情况已经大为好转,不仅弥补了亏空,而且还有盈余。通过这一举措,张作霖不仅稳定了政局,同时还增强了奉系军阀本身的势力,也为工业特别是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保障。
其次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具体来看就是密集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比如实施工厂监察、奖励垦殖、奖励造林、奖励养蚕植桑、奖励发明创造、取消苛待劳工惯例、救济失业工人、实行商标法、实行出口物检查、举办国货陈列及展览、派员考察实业、筹设县实业局、发刊实业书报等等等等。这些举措无疑对东北工业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点就是重视培养实业人才,加大教育的投入。张作霖这人虽然出身绿林,没什么文化水平,但却对人才高度重视,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吾此位得自马上,然不可以马上治之,地方贤俊,如不弃我,当不辞厚币以招之。对于一个拥兵自重的军阀集团来讲,能有这种认识实属不易,于是为了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张作霖不仅创办了全国一流大学——东北大学,而且还选派留学生,资助其出国留学。而张学良对教育的投入与重视,更是超过了张作霖,在他当政期间,东北教育水平高速发展,尤其以辽宁省最为突出,不论是小学还是中学教育,都处于全国的前列。
东北大学
今天的东北大学
除了以上说到的这些之外,张氏父子还有一点,值得人们的称赞,那就是他们虽然重视工业,但同时在宏观层面,也十分注重经济发展的平衡。首先,奉系军阀对工业与农业,那真是两手抓,两手都很硬。工业可以靠加大投资、培养人才,而要发展农业,奉系军阀想到的办法就是鼓励关内老百姓移民关外,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奉系当局对于移民区域、移民步骤、移民方法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规定,而且还指出,来了也不能让你白来,一定要让你安居乐业,于是,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移民浪潮之一——闯关东,便在奉系军阀主政时期,达到了高潮。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年,东北农业产量创历史新高,大豆出口量更是连年呈出超状态。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奉系军阀统治时期,东北地区工农业的关系,正是工业促进农业,农业反哺工业,促进了东北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
其次,军事工业与民用工业并重。作为地方军阀,重视军事工业这是理所当然的。比如在年,张作霖建立了东三省兵工厂,其规模号称“东方第一”。而在张学良主政后,他决定缩小军工规模,开始发展民用工业,一些军工厂更是摇身一变,成为了拖拉机厂和汽车厂。年,在张学良的大力支持下,辽宁迫击炮厂所附属的民生工厂,开始试制载重汽车。年5月,第一台“民生”牌汽车试制成功,这也是中国生产的第一辆汽车。除了汽车、拖拉机之外,张学良主政时期的东北当局,可以说是支持所有的民族轻工业的发展,什么火柴、砖头、陶瓷,东北全都可以自己生产,工业体系十分完备,产业结构十分合理。
东三省兵工厂
民生牌汽车
第三在推动东北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奉系当局也不忘加强对外开放与城市化建设。在年,东北贸易额与关内相比,只有可怜的1:30,而到了年,这个比例上升到了惊人的1:3。与此同时,为了打破日本人的垄断,奉系当局还十分重视外资的引入,比如前面提到的与荷兰公司签订建设葫芦岛港的合同,就是引进外资的具体表现。张学良曾说:东省工农业均应发展,外人如愿合作,亦在欢迎之列,但必须根据于完全承认中国之宗主权。所以说你甭管这爷俩或是土匪、或是浪荡,但至少是有着一个中国人的骨气的。
至于城市化建设,我想就不用多说了,你去沈阳、长春、哈尔滨转转,可以说当年奉系当局建设的影子,那是随处可见。比如张氏父子曾长年聘请意大利和比利时的市政规划人员和建筑师,直接参与东北的城市建设。在他们的指导下,沈阳大东新市区、惠工工业区等,相继破土动工。而且这里面的建筑群落,全都是欧洲风格,比如老沈阳北站,你就是现在看,其审美也比恒大要建的足球场不知道...东北大学那地方也不是随便选的,南滨浑河、北畔南湖,风景秀丽,在当时可谓享誉全国,被誉为“塞外第一大学”,真是不输清华北大上交大。而沈阳在当时,其繁华程度基本上也不输北京,毕竟当时又有几个城市普及了有轨电车呢?相比于沈阳,哈尔滨更是别具风情,俄、英、日、捷克等国,在哈尔滨设立了总领事馆,德、法、意等10个国家设立了领事馆,这使得哈尔滨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城市。由于汇集了各个国家、各种风格的建筑,所以哈尔滨也成为了一座庞大的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被誉为“东方小巴黎”。
老北站
20年代的沈阳
哈尔滨
总之,在奉系军阀统治东北时期,东北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更为重要的是,东北基本上建立了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现代工业体系的雏形。当然了作为军阀势力,奉系当局还是有着种种不足与缺点,但综合起来看,瑕不掩瑜,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至少东北人民不会忘记,毕竟为了对抗日本,张作霖这哥们也是死的很惨啊。我想这就是东北人的性格,爱憎分明,你或许会被历史所打倒,你或许在主流价值观中,站在了人民的反面,但只要你做过好事儿、做过贡献,我们就不会吝惜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