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奔腾 > 奔腾车型 > 正文 > 正文

都昌鼓书还有这样的历史,土塘人民功不可没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8/11 13:28:53
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s://m.sohu.com/a/110057289_119104

△第六届鼓书比赛片段

都昌鼓书,俗称“唱传”是一种江西省的汉族说唱艺术。道具是一鼓一板,击鼓渲染气氛,打板点拍节奏。这种形式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清《都昌县志》载:“唐贞观二十一年(公元年)从祀”于大成殿的有大批先贤先儒。在祭祀和佾舞图中,乐器有建鼓、大鼓、楹鼓、应鼓、巩鼓、编钟、特磬、笙、笏、篪、笛、瑟、琴、埙、排箫、搏拊等。可见,鼓在一千五百年前已为都昌乐器之最。直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都昌各处仍有制鼓者,且品种繁多,堪称鼓之乡。搏拊,空心木乐器,须置架上,由双手或单手击打演奏。

元明两代,安徽、湖北灾民纷纷逃至鱼米之乡的都昌,多以卖艺乞讨,将花鼓、道情带入都昌。这种以唱为主,以击为辅的艺术很快被都昌艺人吸收,并知悟以此为业也可糊口也可行乐,于是,将花鼓词、道情曲演变成本土深有根基的“唱传”,即边击鼓边唱传。演变后的击鼓唱传因增加了音乐、道具艺术成分,很快盛及城乡,迅即普及城乡,并有专设书场,同时诞生了鼓书职业艺人。据现存的袁老艺人回忆:师傅张花毛(晚清人)以鼓书为生,在徐埠书场坐场;张幼年在张岭学唱鼓书时,其师傅说“打鼓唱传,唐朝就有”。都昌鼓书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东南道情腔,西北说书腔。

两派之别在于:

道情腔委婉缠绵,坐唱为主,以曲调和音色之绵柔,叙事传情,勾人心魂,悲时催人泪下,欢时哄堂大笑,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染力;

说书腔刚烈,抑扬顿挫,站唱为主,“三分唱,七分说”,表演性强,能塑造人物性格、语调,能模仿鸡鸣犬吠,能渲染车滚马啸、枪炮鸣的、雷电风雨、刀光剑影、厮杀惨烈的气氛,亦可描绘情意绵绵、春江花月的美景,惟妙惟肖,引人入情入景,把“死书说活了”!

都昌对鼓书的钟爱,潜移入寻常生活,并发展为多种艺术形式。盛于明代的《扎化子》就是其一。叫化子每遇喜事乞讨,以瓜瓢当鼓,击鼓贺彩,其主体唱词就是鼓书《十字》。此舞已收录于《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都民吃饭敲桌当鼓,睡觉拍壁当鼓,劳作击锹当鼓。同时,“讲传”派生了“讲故事”,而使都昌也成为故事之乡。以至单田芳一开讲,都昌百姓宁愿放下食中碗,停下手中活,也要一听方休。鼓书还繁衍了千百个坐堂曲艺团,“三分白,七分唱”,乐队和演唱由鼓板指挥。鼓书又催生了渔鼓,集鼓板、道情、念唱、表演于一体,扩大了演员阵营,成为舞台艺术的新门类。更为可喜的是:渊源深厚与鼓书相连的文化遗风,还造就了都昌历来成为赣北地区的“状元之乡”。“含辛茹苦,读书第一”成为都昌精神。

年,文化部长视察都昌文化工作,都昌被评为“全国群众文化先进县”,鼓书和故事都是重场戏。年,都昌土塘文化中心再次登上全国先进榜,村村普及的鼓书演唱功不可没。上级领导夜访基层时,闻村野荡漾阵阵鼓乐,不禁惊叹:“仿佛到了另一个世界!”

都昌鼓书曾在新成立后的五十至七十年代,创造过辉煌的精神业绩,这种精神激发了人们极大的热情,转化成巨大的生产力,为建设祖国发挥了特殊作用。在数十万人民改造山河的战役中,鼓书就是号角,就是万马奔腾的扬鞭。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的击鼓催军,似乎就是都昌的实景录像。在鼓书的激励下,民工挑土把小畚箕改用大板箕,撤大板箕换大谷箩,寒冬竟赤膊汗流……那种场面,令惰者毛骨悚然,无地自容!简直不可思议,鼓书竟能演绎出如此波澜壮阔的战斗诗篇!

都昌鼓书于年入选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年开始,都昌县每年都会举办鼓书大赛,这已经是第五届了,主要是想通过大赛及时发现并培养都昌鼓书的传承人,使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更好地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作者/来源:赣鄱非遗创新教育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enga.com/btcx/132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奔腾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