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s://m.39.net/pf/a_5057514.html过去60年,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仅仅提升了10%,每一次发动机效率的提升幅度,仅有0.5%、1%。而当丰田等跨国巨头牢牢把握发动机领域的效率制高点时,一汽奔腾作为本土品牌,却悄然爬上了这座山峰。在大家蜂拥电动化时,提升发动机效率还有没有意义?这似乎是一个灵魂拷问。但需要意识到的是,即便电动车快速发展,但在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占比仅仅5%左右,而部分电气化,比如混合动力或者插电混合动力,仍然会在相当长时间内存在。而发动机效率的意义,更是直接决定了混合动力究竟能不能节油。因此,丰田混合动力的节油效果出色,控制策略的精密是重要原因,但是根本原因,仍然在于其高效率的发动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对一汽奔腾仍然在提升发动机效率上不断努力致以敬意。在中汽中心发动机热效率认证中,奔腾T77PRO1.5T第三代”智擎魔方”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达到39.06%,是自主量产涡轮增压发动机通过第三方权威认证的最高水平,这一数字同时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最高效率是如何测得的?包括热效率在内的发动机性能,大多由车企自行传播,性能数字与测试方法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黑盒子”。如果有一个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以统一的标准与方法对不同发动机进行测试,得出的结果才更具有实质意义。中汽中心华诚认证承担了这一任务。由中汽中心主导制定的首个乘用车油耗试验标准《乘用车用汽油机能效认证》,是汽车发动机领域第一个自愿性认证,通过相应的试验测试,最高有效热效率≥38%的发动机将获得该项认证。具体的测试方法是,先将发动机暖机,然后运转至额定功率点,调整边界参数后进行净功率试验,测得有效功率和每小时耗油量,再根据有效热效率规定的方法计算确定发动机最高热效率。按照这一流程,奔腾T77PRO的发动机最高热效率为39.06%。目前国内外优秀的增压直喷发动机的热效率基本在37%-38%左右,比如长安逸动PLUS的蓝鲸1.4T发动机热效率是37.6%,奇瑞瑞虎8的ACTECO1.6T热效率是37.1%,日产KR20DDT2.0T发动机热效率则是39%。也许有人会说丰田在使用的2.5L发动机,效率已经达到了41%。但是,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涡轮增压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难度要大得多。由于更高的进气压力,为了避免爆震,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压缩比通常比自然吸气发动机小,进气与点火时刻也都有不同的优化调整方向,两者并不能直接进行对比。尤其是专门用于混动系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为了极限热效率往往会以牺牲动力输出为代价。如何才能达到更高的热效率?由于燃烧条件的苛刻、燃烧过程控制的复杂性,发动机热效率哪怕提升1%,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这也就是为什么汽油发动机在达到20%之后,大约用了年的时间才达到30%,又用了接近20年的时间,才达到39%。所以,奔腾T77PRO1.5T发动机能够达到39.06%的热效率,是一系列技术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首先,奔腾T77PRO1.5T发动机采用了压缩比达到11.5的米勒循环。通过进气门提前关闭,实现压缩比小于膨胀比,用更少的力做更多的功能,最大程度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提升发动机效率。同时,在11.5的高压缩比下,奔腾T77PRO1.5T发动机仍然可以加注92号汽油。第二,奔腾T77PRO1.5T发动机采用了博世bar高压直喷系统。高喷油压力配合小脉宽控制模块,能够使燃油尽可能雾化,达到更加充分地燃烧。同时高滚流比缸盖,能够增强缸内气流流动,让被雾化的燃油和空气充分接触,进一步提升燃烧效率。第三,奔腾T77PRO1.5T发动机拥有多项智能控制技术。这些技术包括智能热管理、可变流量机油泵、电控活塞冷却等,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智能调节各种参数,从而达到全工况下的高效率。其中智能热管理模块、电控活塞冷却喷油嘴技术均系一汽奔腾在自主品牌中首家使用。前者能使发动机长期工作于最佳温度区间;后者通过ECU控制电磁阀,在发动机热负荷实现活塞冷却系统智能开启,减少活塞不必要的冷却产生的机油流量消耗,实现整车油耗降低。事实上,这台发动机不仅是拥有高热效率,在综合性能方面同样有出色的表现。比如发动机动力响应可以在0.5秒即达到%动力性,1米外噪音仅为95db等,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写在最后年对于每家车企都是一个艰难的槛,但在车市增长停滞叠加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一汽奔腾今年1-5月仍然实现12.9%的增长,其中T77系列作为一汽奔腾产品序列的中坚力量,也在竞争最为激烈的家用SUV市场取得了市场认可。越是处在困难的环境下,越是要依靠产品实力说话。一汽奔腾取得中汽中心发动机最高热效率认证,只是其技术研发成功的缩影,也证明一汽奔腾在复杂多变的中国汽车市场,正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enga.com/btcx/13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