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实现30万辆,年必达60万辆,挑战万辆”。5月18日,一汽奔腾在15周年庆典上再次发布全新品牌战略。继年10月,短短两年半里,一汽奔腾已经发布了两轮品牌战略,这个节奏确实出乎了大家的意料。
对于奔腾来说,借助“15周年”这个节点,宣布进入“新能源化、智能化”的重大转型。这一步,既是险棋,也是妙招。
毕竟,眼下的生存环境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历经沧海15年的奔腾,想要继续体面的生存,一步都不容有失。
逆境求变、风雨十五载后,冲击百万销量年5月18日,一汽奔腾含着“金钥匙”横空出世,第一款车型奔腾B70凭借马自达的动力和底盘技术,一举成为当年中级车市场的现象级车型。彼时的媒体都认为,一汽奔腾将是中国自主品牌崛起的领军者。
随后,一汽奔腾陆续推出B50、X80、奔腾T77、T99、T55、全新第三代奔腾B70、NAT等众多车型。其中,奔腾B50累计销量曾一度超越最早推出的奔腾B70。
本次发布会上,官方正式推出奔腾B70十五周年纪念版,正式开启奔腾产品的崭新时代。要知道,在年末,第三代B70的上市,既是本土品牌阵营里首款实现三代车型迭代的产品,同时也让奔腾B70肩负“传承”的意义。但加之不断下滑的销量成绩,不免引来“吃老本”的质疑。
年,一汽集团提出红旗和奔腾品牌双双冲刺20万辆的目标。二者成绩如何?
一汽奔腾的销量数字定格在7.32万辆,距离20万辆目标相差甚远,同比更是大幅下滑35.2%。今年前两月,奔腾品牌销量甚至不足1万辆,同比进一步下滑37.3%。
对比来看,红旗品牌从年的辆,到年突破20万辆,三年时间增长了高达40余倍。这几年,成倍增长对于一汽红旗而言似乎成了“家常便饭”。目前在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中,“老大哥”红旗已经反超了领克、WEY等“后浪”,成为中国自主汽车工业高端化的“领头羊”。
反观吉利,一个技术从无到有的民营汽车企业,从年年销18.42万辆,到年年销.02万辆的成绩。同样是“15岁的少年”,吉利年销量不仅突破百万,更在近些年自主车企年销量排名中稳居前列。
此外,长安汽车同为国企,年年销仅为辆,起步与一汽奔腾相差无几,但到了年,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到97.84万辆,翻了近20倍。
不过,一汽集团从未放弃过其自主板块里唯一的短板。年4月,一汽轿车宣布一汽奔腾成为一汽集团的非上市全资子公司,与红旗品牌一样独立运作。并从年到年,给予奔腾连续三年每年8亿元——共计24亿元的资金支持,以帮助奔腾走向发展快车道。
同年12月,一汽奔腾无偿获得来自一汽解放17.02%的股权“输血”。彼时,对于急需谋求发展的一汽奔腾来说,极大地缓解了其资金压力。
除了一汽,长春市也曾给奔腾提供过帮助。仅年,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就曾补贴给一汽轿车1亿元人民币,并声明该笔资金专门用于一汽奔腾品牌的研发及自主创新项目。
因此,一汽奔腾在这个时候提出转型,既可以看做是背水一战,也可以理解为轻装上阵。
毕竟,在一汽奔腾的蓝图里,并未提及年至年的具体销量目标。虽设定两年缓冲期,却仍夸下百万辆销量海口。
按照一汽奔腾规划,年内,将完成SUV、轿车等6款传统能源车型的产品布局。新能源方面,布局E01和NAT车型,实现ToC与ToB市场双轨覆盖。年产销到达30万辆,实现品牌战略转型;年到年,以每年两款以上全新车型的推出速度,完成8款传统能源产品、5款新能源产品的布局,覆盖A00到B级的主流乘用车市场,达到产销60万辆规模,挑战百万辆经营规模。
“未来五年将是奔腾品牌重塑行业地位的最后窗口期,‘一定要把奔腾品牌搞上去’,是每位奔腾人应有的历史担当。”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隋忠剑的发言里,可以听出其志在必得的决心。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看似蓄势待发的新奔腾,将凭什么在未来的市场上乘风破浪呢?
全新姿态、三大核心技术,迎接机遇与挑战最能直接代表一汽奔腾转型决心的,无疑是全新发布的品牌LOGO。
从最初的“1”字标、鹰标、世界之窗LOGO,再到今天发布的新世界之窗,这是一汽奔腾成立15年以来第四次换标,而这次距离年10月换标世界之窗LOGO还未满3年。
名片快速更新的背后,是被市场“落下”的一汽奔腾的积极求变。
从现场最新发布的两款概念车上,不难get到新LOGO的寓意。奔腾表示,未来新产品都将以此作为设计思路,即以简约式线条设计,赋予其数字感、科技感、未来感,目标直指年轻用户。至此,新奔腾的品牌定位为“中国主流汽车市场的中高端品牌”。
当然,最为核心的改变,是经历了多年沉浮的一汽奔腾终于深知,“技术是产品的基石”。通过打造“智控平台、智擎动力、智悦平台”三大平台,覆盖全系产品。在奔腾看来,注重技术积淀才能形成独有的竞争力。但这也只是实现品牌真正焕新的第一步。
对内不断攻关“改革”的同时,一汽奔腾也在向外突围,采取开放合作的态度扩大“朋友圈”。其中,不仅限于经销商、供应商,更扩大到各级政府、资本方、出行平台、互联网、电网等。包括与华为、地平线、T3出行、博世等达成的合作。足以见得,一汽奔腾为跻身一流自主品牌梯队,已决定放手一搏。
写在最后
借“十五周年全新品牌战略发布会”,一汽奔腾立下了从未有过的宏大目标——力争于年进入自主品牌第一阵营,挑战经营规模百万辆目标。眼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代,智能汽车浪潮不止搅动着汽车产业加速变革,更卷入了一众科技企业入局。对于站在下一个15年起点的一汽奔腾来说,未来并不轻松,也决不能松懈。
用五年时间来打一场硬仗、胜仗,奔腾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有失。
倘若实现,年一汽奔腾品牌成立20周年的庆典上,这将是一场赢家的欢腾。毕竟,利用20年的时间来完成转型蜕变,对于一个自主品牌而言,是一件极为难得的挑战。
只是,要想拯救曾经立下的flag,留给一汽奔腾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