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奔腾 > 奔腾信息 > 正文 > 正文

喷空万马奔腾,郑州这些马字辈地名怎么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3/24 12:17:06
人类创造城市,上帝创造乡村。拾旅原乡,喷空向大地膜拜学习,今天我们继续第4期郑州地名、村名来历喷空,很多来由综合了多元素材,文化这东西无所谓科学不科学,就是人文痕迹,仅供参考。#马渡#马渡除了洋房别墅就是农业基地马渡是郑州金水区唯一一个挨着黄河的地方。顾名思义,是个渡口。关于马的传说,据说是北宋末年的康王赵构白马(泥马)渡江之地。赵构作为金国的人质,骑马南逃,在这里渡河。至于泥马,多种演义中说是某个寺庙(如崔府君庙)里的马雕塑,神话后帮助南宋天子的故事。小编认为这都是后来尊崇皇帝出身,皇帝刻意或御用文人揣测上意包装的玩法。从一个地名、典故,我们学习下崔府君庙。以前我们喷空西厢记的时候聊过崔府君。府君是敬称,崔是崔珏,珏(jue)是双玉的意思,据说崔妈妈梦见两块玉而生崔府君。崔珏是唐朝初期人,天资聪慧嫉恶如仇,考中进士当过县令和判官,据说正直严明断案入神,也得神鬼佩服。曾在地府里帮阎王(甚至就是某个阎王的原型)。民间祭祀崔府君,主要得意于唐玄宗、宋仁宗等人危难时显灵(或是皇帝们导演的游戏),各地都有建庙。崔府君不光保护阴阳,有些地方防止野兽也靠他,一些庙宇用来震慑妖魔野兽。郑州新密、荥阳都有崔府君庙。泥马渡康王就说是崔府君庙里的马显灵。后来赵构做了皇帝就加封崔府君这个道家神仙。马渡村传说是康王过河的地方。渡河传说地很多,有扬州、江苏泰州、甚至滑县等等地,毕竟帝王自己编造的神话不能当真,逃跑渡河(江)肯定是有的,神马就没有了,神马过江河的发生地多处都有,就是民间附会了。所以,郑州黄河边的马渡,到底是不是赵构过河的地方,也不用认真在乎真假,村名倒是真的从这个传说而来。明清时候的马渡村,是坑塘、荒地、盐碱地为主,村民多以种植和养鱼为生。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里都是偏僻的地方。马渡村有村民多人,土地亩左右,这里是黄河鲤鱼的主产地之一,以及樱桃、石榴等’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在因为生态环境较好,已经成为洋房别墅度假隐居的富裕区域。#木马村#木马村位于惠济区开元路、东风渠附近,现在已经拆迁成为地产楼盘,碧源月湖项目。比起马渡的神马、泥马,这个马是真马,据说明朝是马站、驿站,邮政通信换马之地,当地有养马场。和现代的病毒木马没有关系。曾经有木马雕塑树立,一是马站标志,二是据说某人养马较好,一种荣誉奖励。木马村没有姓马的,绝大多数姓崔。可能就是马场的后人。碧源项目,谁能想到以前是驿站马场#站马屯#安置大楼里的村民选举站马屯在管城区十八里河镇。现在也基本拆迁完毕,成了某个开发商的楼盘。村民也住进了安置房,村貌不存。站马屯曾经是战马屯,一看就和打仗和马有关。年的《郑县志》就有站马屯地名,看来村子至少有一百多年历史。明末(时间不可考)村子有银安寺,是个区域内小有名的寺庙,香火旺盛,久而久之和尚较多,自成势力,有欺男霸女、危害一方的严重行为。官兵派人剿灭,斗争比较惨烈,残胜后主将战死,埋葬当地,很多人留下来看护、驻扎、养战马,这是战马屯或站马屯的来历参考。郑州考古上有战马屯遗址,是近些年发掘发现的仰韶遗址。宇通客车厂在站马屯附近,这也算是马(车)的历史时代变迁对照了。站马屯的特产是三粉,主要是淀粉、粉条、粉皮的加工,在人民公社年代就开始有名,后来一度出口海外过,是曾全国有名的集中制专业生产村。不过随着拆迁建设,农民上楼成居民,村庄变楼盘,郑州地铁2号线也经过,站名就叫站马屯,新篇章掩盖了老故人、旧故事。地铁站或公交站名用老地名、村名,并不丢人或者土味,是一种城市记忆和文化自信。#马寨镇#马寨镇位于二七区西部边陲,是较知名的产业区。年才有马寨镇,原来是马寨村,隶属刘胡垌乡。垌,(tong,dong)多音字,常用的是洞音,表示较大的田地。马寨镇来源马寨村,马寨村的寨是中原地区常见地名,很多时候也写作砦,防范土匪流寇时候的自保壁垒。马则是大户人家或主要姓氏,修寨时候多用大户名姓做寨名。当年偏僻的乡村现在是郊区的产业基地,马寨镇是全国文明镇、卫生镇、重点镇,经济发达,康师傅、天方食品、康佳电子等企业以及郑州科技学院等多个院校在这里。从种菜养殖务农的村寨到郑州的产业经济区,沧海桑田。马寨镇有坟上村,得名于明朝藩王周王陵葬在这里,只有痕迹和部分石刻。明朝河南的藩王叫周王,现在我们看到的开封龙庭就是人家家里的建筑。多个周王葬在郑州及周边(禹州),影响了多个地名典故。比如郑州有王府坟村(二环支路、黄河路)、马寨这有个坟上村等,都是当年王陵所在。#马固村#这个马固村在荥阳上街,今属于上街区峡窝镇。古代这里是农田丘陵,有泉水涌出,流入不远的汜水河。村民称之为龙泉,逐水而居,称为龙泉村。后来龙泉干涸,村民不得不挖井造泉,地下水丰富。村名为古龙泉村。唐末五代天下大乱,中原是群雄争霸的地方,村子被不同的军阀占据过,因为地理位置也扼要(离虎牢关、郑州、洛阳都不远),兵马驻扎建设有坚固的寨墙,屯兵养马。逐渐成为马固村。北宋官员王士安(太子太师,太子的老师;据说擅长风水,还参与过巩义宋陵的选址)经过这里感觉风水不错,认为古龙泉必能厚人,晚年从开封举家搬迁而来。王士安是太子太师,儿子王博文是丞相、一品大员(枢密院使,类似国防部部长),孙子是枢密院副使,孙子的儿子(曾孙)又出来包含枢密院副使在内的九个进士,一门三代枢密使(正部、副部)称为郑州人文的一大亮点,当时这里属于荥阳(成皋),上街区的称呼是最近几十年的事。马固村在明清人口众多,一个村子就有几条街,当时有民谣:七郊段、八峡窝、九刘村、十滹沱,拐个弯到沙窝,都没有马固的人烟多。郊段、峡窝、刘村、滹沱等大概是周边的地名村名。现在的马固,因为年国家建设河南铝业公司,不断被蚕食占用,现在的上街铝厂厂区多数就是当年的马固村,村民变工人,沧海成桑田。马渡、木马、站马屯、马寨、马固,郑州老地名、村名的“马字辈”,我们随意喷空,仅供参考。不管物质文明如何变迁,脚下的大地承载太多故事,不忘过去厚土,不停未来征程。拾旅原乡,我们喷空一路和大家学习成长。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enga.com/btxx/13791.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奔腾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