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年8月9日,比亚迪F6下线。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向外界放话。比亚迪要在年成为世界第一的汽车企业。
这个第一,包括但不限于销量。
尽管至今比亚迪尚未成功。但就在第二年,股神巴菲特向比亚迪抛出了橄榄枝,花费18亿港元买入2.25亿股,占据比亚迪10%的股份。自从年抄底买入2.25亿股比亚迪股份后,巴菲特13年来从未减持。
不能说是比亚迪开了个坏头,但汽车企业关于销量的畅想就那时之后就从来没有断过。特别是最近几年,对“”这个很近又很远的年份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执念。
年北京车展上,一汽新奔腾表示要成为中国一汽的主力自主乘用车品牌,极速奔腾,年实现产销万辆,年实现产销万辆。时至今日,不仅没能实现那个宏伟的目标,一汽奔腾年销量已经不足10万。
在一汽集团内部最新计划的计划中,奔腾品牌的年销量目标,已经被调整至60万辆。而那个百万辆的重担则交给了共和国长子——红旗。
不止是传统车企,从PPT时期就习惯把目标当业绩的造车新势力,同样在年表示要有一番作为。
李想在公司内部信中设想,到年中国将会销售超过万辆智能电动车,而理想汽车要占到其中的20%,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是不是有点耳熟)。这也将意味着在李想的岚图里,在不远的未来,其累计销量将突破万辆。在这里,有的是已经成功过想要为了股价再往前一步的,有的是一直以来就没有看清过自己的,有的是传销式鸡血,在资本市场放出烟雾弹搏流量求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enga.com/btls/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