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3·15晚会今晚20点将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首播。如果您在消费中遭遇过欺诈行为,可联系央视3·15晚会投诉举报。”这是中央电视台通过中国移动向广大消费者发布一条短信。
众所周知,每年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同样,在汽车行业也有一个“怪咖现象”。每年央视“3.15晚会”之前,汽车行业会产生一波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小高峰”,而且令人诧异的是,召回多为外资品牌。这就不得不让人质疑,“3·15”前夕外资汽车品牌集体召回,是为了不被“3·15”点名,敷衍了事?还是良心发现?
被投诉品牌前十名中,外资品牌独占9席
3月1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年中国消协组织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报告。该报告显示,去年其录入汽车投诉高达1.93万件,相比年下降5.8%。其中,汽车投诉主要问题为售后服务、质量与合同三方面,占比分别为32.2%、20%和20.7%。
从投诉涉及品牌来看,前10位中,外资品牌占绝对多数,奔驰、宝马、奥迪、别克、大众和本田等均在其中。德系三大豪华品牌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和第五位。
虽然总投诉量位居榜首,但比亚迪的例投诉中,售后服务投诉例占到42%,合同投诉例占到19%,而关系到产品核心的质量投诉仅为81例占比12.4%。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奥迪、奔驰和宝马这些以高质量、高品质著称的豪华品牌,产品质量投诉反而分别高达:、和例,占其总投诉比例分别高达27.8%、22.9%和20%,远高于其他品牌。
普通合资车企当中,上汽通用旗下别克品牌则位列投诉榜第四名,其中质量投诉高达例,仅次于奥迪和奔驰,位列质量投诉第三。东风日产、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虽然也位列被投诉榜前10名,但后者体量均超过百万量级。
颇为巧合的是,就在中消协公布汽车投诉涉及品牌榜单的第二天,排在质量投诉榜第二名的奔驰就展开了大规模召回,大众、奥迪和东风本田则于2月最后一天,不约而同宣布召回。
虽然这是企业非常负责任的表现,但在此时间节点还是不免令人感到外资品牌对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监督机构可谓是告朔饩羊。
告朔饩羊,外资品牌的如意算盘
汽车K线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bentenga.com/btxx/6403.html